大丰市惊现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郢爰
2007年4月24日,大丰市公安局刘庄派出所收到刘庄镇友谊村村民王生银上交的一枚金币后,送市文化局鉴定。文化局初步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郢爰,当即向政府报告,并报告省、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随即,大丰市文化局联合公安局治安大队和刘庄派出所,到金币的出土地点——刘庄镇友谊村一组进行实地勘察调查,从新长铁路取土坑出金币的渔塘边剖面,发现了相应的地质层,并了解到周围还有部分群众从渔塘内摸到20枚大小不等的金币。工作组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宣传文物法,做过细的群众工作,使11户群众欣然捐出所得金币。
这21枚金币大小不等,厚度相同,上面戳盖方篆体阴文“郢爰”印记,计重175.1克。“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从文献中可以查到,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限于上层社会,而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
5月份,大丰市文化局联合盐城市博物馆考古部对出土郢爰的周边区域进行了调查和勘探,发现为一处古遗址,采集有陶纺轮,陶豆、夹砂灰陶盆、敛口红陶钵、弦纹灰陶、绳纹夹砂红陶碎片。
6月18日,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将这21枚金币鉴定为一级文物。专家组认为这批郢爰出土地点明确,处于范公堤外,是郢爰发现的新的生长点,填补了空白,对研究战国货币——郢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郢爰经过使用錾凿,数量多,形状各异,为江苏省以往考古发现中所未见(1982年江苏盱眙南窑庄出土郢爰为长方形整版,未经流通),对郢爰使用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范公堤以东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线索。
这批郢爰已成为盐城市第三件套一级历史文物,还填补了大丰市馆藏一级历史文物的空白。
供稿:蒋玉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