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意语: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建设六年了。初期我们创意是想留住8万上海知青曾经在丰的历史,对原元华的旧址进行原样利用,做一个展馆把当年的记忆物件作一陈列,让当年的知青们来看看这曾经的第二故乡;让现代人更多的知晓一些他(她)们的当年。
六年来,我们在知青激情的感召下,更深的看到了这一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六年来,我们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体会到了这一工作的“得道多助”;
六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总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让我们的脚步停不下来;
六年来,我们的心意和事业的目标在知青们的期望、领导的引示下不断的得到升华……
六年来,“大丰知青农场”一年年在扩大,“大丰知青的意义”在一年年明晰。
现在的我们,有了展示当年海丰知青在丰历史的主馆;有了延续知青情结的海丰少年馆;有了主题鲜明馆藏丰富的知青文史院;有了弘扬知青精神的影视基地;有了具一定接待能力的海风青舍;有了综合性的服务队伍和拓展青少年教育的环境;有了当年知青亲身参加建设的知青林;更有着一本《大丰·上海知青》主题刊物。
现在的我们虽然变动了初期对知青林的创意,但相信由此而建设的青少年教育中心将会为大丰知青的意义锦上添花。
六年来,随着基地《北上海1950》电视剧的拍摄和“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的成立,一个更高层面的概念脱颖而出,“北上海”和“北上海建设者”历史性的向我们走来。
北上海是一个方位性的概念,是一个区域概念。在上海北方的多个地方有着多个“飞地”,这些地方的行政隶属是归上海的,地方的人、财、物和一切管理关系都是上海的。建国初期的当年,老一辈的革命家可谓高瞻远瞩下了一个大棋子。“北上海”区域概念的形成和价值意义是一个系统概念;“北上海建设者”的故事更是波澜壮阔、可歌可泣;在“北上海”区域中的当年知青是“北上海建设者”的重要部分;“北上海建设者”的功绩让世人瞩目。
我们欲从“北上海建设者”的部分时空中走向一个更大的时空,以大丰上海农场(海丰农场)为范本、在一个更大的历史时空中鸟瞰这一历史概念,鸟瞰我们的知青……
本刊会对此倍加关注,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评论